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国家面临安全挑战,我国缺乏自主创新基础性技术的现状逐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在网络安全、科技安全等关乎国家安全的领域,我国一直面临着不可控的风险。在这个背景下,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学校应当注重信息技术教育,以自主创新技术为核心,信息科技课程为载体,在信息科技课程中深入探讨自主创新技术的应用,引导学生掌握高端技术,拓展思维视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拥抱新技术和新挑战。
作为信息技术教育主渠道,信息科技课程资源主要基于Mind+图形化编程软件和其配套的开源硬件为核心。其中,Mind+图形化编程软件提供了丰富直观的图形化编程界面,和集成各种主流主控板及上百种开源硬件,不仅支持人工智能(AI)与物联网(IoT)等功能,还能够有效诠释信息科技的原理和操作,无缝对接教育部最新发布的信息科技课标。配合开源硬件教学,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相关概念与操作,提升教学的实用性与针对性。
芯片架构:飞腾、兆芯、海思麒麟;
整机硬件:基于自主创新芯片的一体机、整机;
操作系统:银河麒麟桌面操作系统V10;
基础软件:chromium、C/S应用客户端
应用软件:Mind+图形化编程软件
自主创新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青少年编程软件,集成各种主流主控板及上百种开源硬件,支持人工智能(AI)与物联网(IoT)功能,;
丰富的教学资源: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案、教学视频、课件等,可满足师生的多种教学需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原理和操作,提高教学效果。
符合最新课程标准:Mind+图形化编程软件与教育部最新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紧密相连,使教学内容符合时代需求,学生所学更贴合市场需求。
兼容性强:Mind+图形化编程软件可以基于多种操作系统运行,并且可以与开源硬件无缝对接,兼容性强。
市场培训:不定时开展不同形式的培训如:大班式培训、公益性走访培训、线上培训、邀请国内外编程教育专家和借助高校资源,针对编程教育进行研讨与开展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编程教育学术、教研能力等。
赛事输出: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定期举行中小学科创竞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锻炼实践能力的机会,推动他们在信息科技领域取得更多的成就。
人工智能编程平台
01入门门槛低可拓展上限高
拖动图形积木即可进行编程,带你轻松跨入编程世界的大门。
02兼容海量电子模块助力无限创意
Mind+拥有强大的扩展功能库,可对常用主控板及上百种开源硬件编程,让创意项目摆脱电脑的束缚,改造真实的世界。
03链接物联网(IoT)实践万物互联
Mind+支持EasyIoT/SIoT/OneNET/阿里云等多种云服务平台,还可兼容OBLOQ/蓝牙等多种物联网硬件模块,无需复杂的开发界面与操作设置,轻松学习万物互联与数据监测处理等核心知识点。
丰富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物联网、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信息科技等多个方面。这些资源丰富多彩,设计合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不同形式的师资培训
针对各个域开展不同形式的培训如:大班式培训、公益性走访培训、线上培训、邀请国内外编程教育专家和借助高校资源,针对编程教育进行研讨与开展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编程教育学术、教研能力等。
教育部白名单赛事支持
服务学校参与各项赛事,全程指导学生针对每项赛事的技术支持;
主要支持赛事类型有:
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
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等教育部白名单科技类竞赛。
案例名称:校园气象站系统
建设内容:在“校园气象站系统”项目中, 学生将使用温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获取多种气象数据;通过将数据同步到物联网云平台中,长期追踪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气温与降水量的一般性变化规律;通过搭建具有反馈控制的“大风天远程关闭校园门窗装置”,实现设备的控制与反馈。
案例价值:通过物联网技术制作在线数字气象站,带领学生体验什么是万物互联,并且了解物联网中的传感器系统,利用温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采集气象数据,接入物联网平台,构建简易传感物联系统。还可通过查看折线图和计算温度、湿度、气压、风速的均值,评估气象情况,分析校园气温和降雨量数据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