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方案面向高校理工学科,通过北太天元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软件与银河麒麟操作系统的深度融合,提供从教学、科研到实践的全场景支持。方案旨在解决高校在科学计算软件依赖国外产品、教学资源匮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助力高校构建智能化的教育生态,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
芯片架构:龙芯、鲲鹏、飞腾、摩尔线程
整机硬件:华为、浪潮、联想等
操作系统:银河麒麟桌面操作系统V10
基础软件:北太天元科学计算软件及基础工具箱产品
应用软件:北太真元系统仿真工具及专业工具箱产品
市场导向:北太天元自研内核根技术与编程语言,兼容95%+MATLAB语法与文件格式,支持零成本替换,产品性能达到国内绝对领先水平,逐步实现国际并跑。
功能支持:基于银河麒麟操作系统的轻量化设计,支持GPU计算与预编译技术,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教学资源丰富:提供20+高校合作教材&校企创新课程建设、竞赛支撑资源及社区学习资料。
生态融合: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生态,支持实验室建设、教师培训及大学生赛事。
安全创新:银河麒麟操作系统提供底层安全支撑,保障教学与科研数据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本方案主要应用于高校数学学院及相关工程学科的教学、科研与实践场景,包括:
课堂教学:数值计算、线性代数、概率论等基础课程教学
科研仿真:航空航天、能源动力、机械自动化等领域的建模与仿真
竞赛支持: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华中杯”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赛与国际数学建模挑战赛(IMMC)
实验室建设:基于国内硬件的实验室环境部署与管理
应用案例1
案例名称:北京大学与北太振寰合作推进自主创新课程建设
建设内容:
北京大学与北太振寰于2024年6月20日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北太天元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软件在北大全校师生中开放使用。
共同推进《数值方法:原理、算法及应用》课程建设,替换国外软件教材,推动科学计算与各学科交叉融合。
案例价值:
实现自主创新,降低对国外软件的依赖。
推动科学计算与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
为高校课程改革提供可复制的教学范例。
应用案例2
案例名称:武汉大学与北太振寰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
建设内容:
武汉大学与北太振寰联合开展“2023年北太天元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推动科学计算软件在高校的落地应用。
共建“科学计算应用与实践”示范课程项目、实习与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北太天元数模之星”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应用项目、北太天元师资培训项目4个项目,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
案例价值:
推动国内科学计算软件在高校的广泛应用,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生态,助力高校科研与教学资源优化。
为高校提供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成功范例,促进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